紡織品即指以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為原料.經紡織、染等加工工藝或再縫制、復合等工藝而制成的產品。包括衣著用紡織品、裝飾用紡織品、產業(yè)用紡織品。衣著用紡織品包括:(1)各種服裝;(2)制作服裝用的各種紡織品面料;(3)里料、墊料、填充料、裝飾線、縫紉線等紡織輔料。裝飾用紡織品包括:(1)室內用品——帷幔(窗簾、門簾)、餐用紡織品(餐巾、餐桌布)、家具用紡織品(布藝沙發(fā)、家具套)、室內裝飾物(床飾、地毯);(2J床上用品(床罩、被罩、枕套、枕巾等):(3)戶外用品(帳篷、雨傘等)。
產業(yè)用紡織品包括土工布醫(yī)療衛(wèi)生用品(醫(yī)用口罩、醫(yī)用脫脂紗布、醫(yī)用脫脂棉)、婦嬰保健用品、勞保用品(手套、礦工服)等。
一、紡織品安全性能
。ㄒ唬┲破吠庥^安全設計方面的要求。主要指標有:
1尺寸穩(wěn)定性:主要分為干洗尺寸變化率和水洗尺寸變化率.指紡織品水洗或干洗后再經過干燥之后,紡織品的尺寸發(fā)生的變化率。穩(wěn)定性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紡織品的性價比和服裝的穿著效果。
2.粘合襯部位剝離強度:西服、大衣襯衣類產品中,面料覆有一層無紡粘合襯或有紡粘合襯,使面料具有相應的平挺度和回彈性.同時使消費者在穿著過程中不易變形、走樣,起到一件服裝的骨架”作用。同時對有粘合襯部位也需要維持穿用洗滌后仍保持它的粘合襯與面料的粘合力。
3.起球:起球是指織物經摩擦后起球的程度?椢锲鹎蚝笸庥^明顯變差,直接影響美觀。
4.縫子紕裂或紗線滑移:指縫跡處受力拉伸時.紗線離開縫跡處最大的滑移量。一般指袖縫、袖窿縫、側縫后背縫等服裝產品主要接縫部位的紕裂程度。紕裂程度達不到標準規(guī)定指標.反映了面里料的經緯紗配置不當.緊度小,直接影響穿著外觀,甚至無法穿著。
5.斷裂、撕破或頂破、脹破強力:斷裂強力指引起機織物斷裂所承受最大的力;撕破強力指機織物被物體勾住.局部紗線受力斷裂而形成裂縫.或織物的局部被握持,以致織物被撕成兩半,通常稱為撕破;頂破、脹破指針織物受力部位鼓起擴張而脹破的現(xiàn)象,這些指標不合格直接影響使用效果及使用壽命。
6.纖維含量:表示紡織品所含的纖維成分和數(shù)量。纖維含量是指導消費者購買產品的重要參考信息和決定產品價值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的故意以次充好,以假亂真有的胡亂標示,混淆概念,欺騙消費者。
7.耐磨性:是指織物抵抗磨損的程度,磨損是織物損壞的一個主要方面,它直接影響織物的耐用性。
8.外觀縫制要求:包括測量規(guī)格、表面疵點、縫制、整燙、線頭、污潰和色差等,以計缺陷的方法來考核外觀。特別是嬰幼兒作為弱勢群體.一向是我們重點保護的對象.嬰幼兒用紡織品是一直接接觸孩子的生活用品.它的安全性、舒適性,是家長及全社會都關注的焦點。比如對有拉鏈產品的要求、繩帶的長度、領圈的大小、商標耐久性標簽的縫制的位置、裝飾物的要求、印花部位的要求等都涉及到安全性。
。ǘ┧妹媪稀⑤o料是否有有害物質。主要指標有:
1.甲醛的含量:甲醛常用于紡織纖維純紡和混紡織物的樹脂整理及部分服裝成品的定型整理,具有免燙、防縮、防皺和易去污等作用。由含過量甲醛的紡織品做成的服裝,在人們的穿著過程中甲醛會逐漸釋放出來,通過人體呼吸及皮膚接觸,在體內的甲醛對呼吸道黏膜和皮膚產生強烈刺激,引起相關疾病并可能誘發(fā)癌癥,長期低濃度攝入甲醛會引起食欲減退、體重減輕、衰弱、失眠等癥狀,對嬰幼兒的毒性則表現(xiàn)為氣喘、氣管炎,染色體異常、抵抗力下降等。
2.pH值:pH值是表示酸堿性強弱的一個常用指標一般在0~14之間取值。人的皮膚帶有一層弱酸性物質,以防止疾病的侵入。因此,紡織品特別是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的pH值能控制在中性至弱酸性范圍內.則對皮膚具有保護作用;反之就會對皮膚產生刺激,導致皮膚損傷、滋生細菌、引起疾病。
3.色牢度:染色牢度是指染色或者印花紡織品在染色、印花以后的加工過程中或在使用過程中,受各種外界因素的作用,能保持其原來的色澤的能力(或不褪色的能力)。色牢度不僅關系到紡織產品的質量好壞.也直接關系到人體的健康安全。色牢度低的紡織產品,染料或顏料很容易轉移到皮膚上,其中包含的有害有機化合物和重金屬離子等可以通過皮膚被人體吸收輕者讓人感覺瘙癢,重者可以導致皮膚表面起紅斑丘疹等,甚至誘發(fā)癌癥。特別是嬰幼兒用品的唾液和汗?jié)n色牢度指標尤其重要,嬰幼兒可通過唾液和汗?jié)n吸收有色、有害的紡織品中的染料.會造成嬰幼兒的不利影響。
4.異味:不合格的紡織品往往都伴有一些異味,異味的存在說明紡織品上有過量的化學物質殘留.這是消費者最容易判斷的一項指標。紡織品在開封后.如果有霉味、高沸程石油味、煤油味、魚腥味、芳香烴氣味中的一種或幾種.則可被判為“有異味”。
5.禁用偶氮染料:禁用偶氮染料本身并沒有直接的致癌作用.但其在一定條件下特別是染色牢度不佳時,部分染料會從紡織品上轉移到人的皮膚上.在人體的正常代謝過程中分泌物的生物催化作用下還原出芳香胺通過皮膚被人體逐漸吸收,導致肌體病變,甚至能改變人體原有DNA結構,誘發(fā)癌癥等
6.致敏染料:致敏染料是指某些會引起人體或動物的皮膚、黏膜或呼吸道過敏的染料。目前致敏染料共發(fā)現(xiàn)27種.其中分散染料26種,酸性染料1種.分散染料常用于聚酯、聚酰胺和醋酯纖維純紡或混紡產品染色。
7.重金屬的含量:使用金屬絡合染料是紡織品上重金屬的重要來源.而天然植物纖維在生長加工過程中亦可能從受污染土壤或空氣中吸收重金屬。此外,服裝輔件如拉鏈、紐扣上也可能含有游離的重金屬物質。紡織品上殘留的過量重金屬組分一旦通過皮膚為人體所吸收.將會造成嚴重的累積毒性。
8.農藥殘留量:殺蟲劑主要存在于天然纖維(棉)中.紡織品上的殘留農藥一般都結構穩(wěn)定難氧化,難分解、毒性大,通過皮膚被人體吸收后容易累積穩(wěn)定存在于人體的組織中.也能在肝、腎、心臟等組織中蓄積,干擾體內正常分泌物的合成、釋放、代謝等過程。
9.織物燃燒性:大多數(shù)紡織品都具有易燃特性,而且現(xiàn)有的纖維材料都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能最大限度地接觸大氣中的氧。因此,服裝等紡織品很容易給人們帶來燃燒傷害。因為織物的起燃時間越長就越有利于接觸者及時擺脫起燃物品對人體的傷害,并在火場中對人體有短暫的防護作用,可以為人類躲避燒傷和逃生爭取更多的時間。
10.抗微生物整理:抗微生物整理劑是用于紡織品的抗菌防臭防蟲整理的助劑,它們中大部分具有一定的毒性,這些整理劑既要滿足紡織品自身性能、加工工藝又要滿足最終用途,理想的抗微生物整理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弱點。有些抗菌劑對細菌非常有效,但是對真菌類無效有些正好相反有的不耐水洗:有的對人與環(huán)境有一定的危害等等。因此根據紡織品的最終用途適當選用抗菌劑是合理的。用于與皮膚接觸的紡織品的抗菌劑及其整理產品必須是安全的,對人完全無毒無刺激,經常使用的產品所采用的抗微生物整理劑還必須是非致敏性的。
11.其他指標:其他紡織產品的安全性還有含氯苯酚、有機氯載體、有害細菌存活量和揮發(fā)性物質釋放等。
二、加強紡織品安全性能檢測的重要性
。ㄒ唬┪覈徔椘钒踩珮藴矢艣r。自從有了紡織品,紡織品的標準化工作就在不斷地進行和完善中各種基礎標準、產品標準和方法標準相繼出臺并先后進行了修訂。從1982年起我國又制定了相應的紡織品有害物質的限量標準及相應的試驗方法,以后相繼發(fā)布了與紡織品安全性有關的國家標準近90項。正式實施了強制性標準《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guī)范》(GB18401—2003),《生態(tài)紡織品技術要求》(GB/T18885—2002)、《紡織品禁用偶氮染料的測定》(GB/T17592—2006)、《紡織品致癌染料的測定》(GB/T20382—2O06)、《紡織品致敏性分散染料的測定》(GB/T20383—2006)等19項國家生態(tài)紡織檢測新標準也正式頒布實施,逐步完善了我國的紡織產品安全標準保障體系。目前正在制定的還有《紡織纖維中有毒有害物質的限量》國家標準。
通過制定和實施這些標準,對紡織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各種原材料(包括天然纖維、化學纖維、染化料助劑)和紡織品中的有害物質進行限量,可以提高紡織行業(yè)的生態(tài)生產意識,促進紡織工業(yè)采取有效措施,將最終紡織品的有害物質降低到最小限度。上述這些標準旨在提高紡織品的品質,適應全球的綠色消費”潮流,滿足社會不斷進步對綠色和生態(tài)消費的要求,擋住國外垃圾產品的進入,達到保證人們安全和健康的目的,為構建我國的安全健康紡織品標準體系奠定了基礎。
。ǘ├w檢人的責任;诩徔椘酚幸陨现T方面的安全隱患.國家標準保證了紡織品的基本安全性廣大的紡織企業(yè)和經銷單位積極配合執(zhí)行有關標準,努力為消費者提供安全衛(wèi)生健康的紡織品。作為質檢人、纖檢人,針對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紡織用品的安全隱患.纖檢人應該在確保紡織產品安全性方面發(fā)揮自己獨特的作用。具體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引導生產企業(yè)生產符合有關產品標準、《國家紡織品基本安全技術規(guī)范》及生態(tài)紡織品技術要求的產品。一是加大紡織品安全的宣傳。應加強環(huán)保意識和安全性紡織品生產、消費的宣傳,建立專門的、安全性紡織品信息咨詢機構,使紡織企業(yè)和消費者真正具有環(huán)保意識:重視紡織品安全性信息的收集,幫助我國紡織和服裝企業(yè)及時了解和掌握國外在紡織品服裝領域對有害物質限量的最新要求和認證標準。二是加強對紡織品安全性的研究。紡織工業(yè)的生產鏈包括原料加工、紡紗織造、印染、后整理加工和制品加工等。紡織品中的有害物質除生產工藝不當會過量殘余外,有部分是上游原料帶來的。因此,我們對紡織品安全性的研究必須從原料的生產、加工到半制成品生產過程有害物質含量指標及檢測方法、功能性產品的評價方法及對紡織品可降解性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研究,積極為生產企業(yè)選擇原料和全健康性奠定基礎。三是開發(fā)安全性產品.取得國際認證。安全性紡織品是未來的發(fā)展趨勢,紡織企業(yè)開發(fā)安全性產品應重點抓好四個環(huán)節(jié):(1)進行安全性設計。注重設計易于回收、節(jié)能、耐用、無污染或低污染、不影響健康的產品。(2)實施安全性生產。按生態(tài)工業(yè)模式,實現(xiàn)清潔生產,盡量避免使用有毒有害原輔料,減少生產過程中的能源和材料浪費,減少廢棄物。(3)鑄造生態(tài)品牌。紡織企業(yè)產品應符合環(huán)保要求,要取得國際環(huán)境標志.創(chuàng)造綠色品牌。(4)實行生態(tài)包裝。紡織企業(yè)要按照進口國的要求,采取使用后利于回收再利用或易于自然分解的綠色包裝。
2.提高檢測水平。根據紡織品產品標準及安全標準。完善相應檢測手段,學習先進的檢測知識,提高檢測水平。結合我國國情和當?shù)貙嵡椋贫ㄏ鄳臋z測依據,或制定相應的地方標準密切關注國際上相關法規(guī)的動態(tài),制定系列與國際接軌的”綠色紡織品強制性標準.并使之成為國際認可的標準。國外生態(tài)紡織品標準列入考核的內容多,公布的檢測方法很少,未公開的檢測方法都具有相當?shù)碾y度。被列入歐洲的紡織品有害物質清單的項目中,我國仍有不少項目沒有統(tǒng)一的檢測方法。我們應加強對紡織品有害物質檢測方法方面的研究和探討。我國的紡織產品安全標準也存在著部分現(xiàn)行標準水平相對低于國際標準.技術標準滯后于國際標準:標準的具體內容和項目設置不夠詳盡.標準涉及產品分類較籠統(tǒng)模糊,專用性不強等缺陷。所以,還應該不斷改進管理標準體系.完善技術標準體系,逐步與國際先進標準體系接軌。
3.加大市場監(jiān)管力度。對生產、銷售、使用(包括學校,醫(yī)院,賓館、餐飲及其他服務行業(yè))紡織品的單位、部門積極宣貫有關法律法規(guī)、標準使不合格、存在安全隱患的產品不得出廠銷售、在市場流通、供消費者使用;規(guī)范市場行為,嚴防假冒偽劣產品進入市場,加強對批發(fā)市場和專業(yè)市場的監(jiān)管;堅持“打擊假冒,保護名優(yōu)”兩手抓;積極引導和幫助有關商品進貨單位和銷售市場建立健全商品質量自律機制的同時.根據群眾舉報和顧客投訴的熱點問題.依法進行查處.為紡織品市場保駕護航。
4.正確引導消費。消費者大部分缺乏專業(yè)知識,對紡織品安全性難以辨別、不會選擇。所以.作為專業(yè)纖檢部門應向社會發(fā)布能夠指導消費的信息。比如:一看:消費者在選購紡織品時首先看產品上有無符合性說明,標明“嬰幼兒用品”、(GB18401)A類、B類或C類字樣的產品應該是符合國家基本安全標準要求的。消費者在選購紡織品和服裝時.尤其是一些香味毛巾、香味手帕等,要避免購買。內衣,尤其是嬰幼兒用品.盡量買那些素色、小面積印花圖案的產品所用染料、涂料越少越好,盡量不要買印花摸起來較硬的紡織品。內衣以及嬰幼兒服裝,穿之前最好洗一洗,檢查一下童裝的扣子是否牢固。仔細查看衣服的標簽,如:有無不可干洗的標識、安全類別A類,及看耐久性標簽是否縫在外表面;金屬附件有沒有孩子可觸摸到的毛刺,是否尖銳;拉鏈頭是否容易脫卸;褲子前開口處用紐扣而不可用拉鏈領口帽邊最好沒有繩帶,外露部分繩帶的長度不可超過14cm不購買色彩過艷、面料挺硬的衣服.以免有害物質超標(如甲醛、禁用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最好不選擇經特殊整理的衣服,如:不起皺、不縮水、不退色、易去污的商品。二聞:購物前應先聞一下產品是否有霉味、高沸程石油味(如汽油、煤油味)、魚腥味、芳香烴味香味等氣味。三洗:購買的衣服最好水洗后或放置晾曬1到2個星期再穿,能減少甲醛含量。
總之,紡織品安全問題是系統(tǒng)性問題,它所涉及的法律法規(guī)、管理及體制問題是我們纖檢部門面對的大問題.它需要我們纖檢人在國家不斷完善紡織品安全標準保障體系的前提下,對與纖檢有關的紡織品進行安全質量監(jiān)督,確保在執(zhí)法監(jiān)督過程對紡織品進行安全質量檢查時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標準可執(zhí)行,給人們一個放心消費、生活的空間。
來源 胡玉珍
該文章暫時沒有評論!
最新技術文章
點擊排行